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 广州市云学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多活3年以上! 中晚期肺癌患者治疗有了“好方案”

    发布日期:2024-09-06 10:45    点击次数:133

    相比早期、可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以及已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即三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长期处于“夹缝之中”,治疗方案争议极大,到底该怎么治?7月5日,以“聚焦前沿热点、靶向治疗展新篇”为主题的“LAURA研究”数据发布,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终于迎来了绝对利好消息。

    三期患者多,且疗效不佳

    肺癌的病程通常分为4个阶段,从早期到晚期称为分期。三期肺癌通常指已经相对广泛地扩散到肺附近的淋巴结或其他组织,但尚未扩散到更远的器官,比如脑。

    2024年2月2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的数据显示,肺癌依旧是最高发癌症,2022年新发肺癌约106万例。据调查,我国三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人群庞大,现有治疗方案针对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患者疗效欠佳。

    临床上,根据是否能获得根治性手术治疗标准,将三期患者又分为可切除、潜在可切除和不可切除三类,治疗方式复杂多样。其中,不可切除的三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大多数,病程进展最为严峻。

    当前,针对这类患者,标准治疗方案是“同步放化疗+免疫巩固治疗”,但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足两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治疗科主任陈明对此也很困惑,“三期非小细胞肺癌应以治愈为目标开展根治性治疗。目前,‘同步放化疗+免疫巩固治疗’方案用在有驱动基因EGFR突变的患者中疗效不佳,且这类患者较多发生脑转移,而现有治疗手段对控制脑转移效果也不理想。我国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在50%左右,此类患者存在巨大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为3期肺癌患者找到了更好的方法

    为了寻求三期不可手术肺癌的更好的疗效,肺癌专家们在全球发起了LAURA研究,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陆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胸部肿瘤科主任董晓荣,湖南省肿瘤医院胸内二科主任邬麟,广东省人民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潘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简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王颖轶等参与了该项研究。

    这项临床研究专注于评估奥希替尼在EGFR突变三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在该研究中,奥希替尼组的中位PFS(无进展生存期)达到了39.1个月,相比安慰剂组的5.6个月有显著提高。研究表明,奥希替尼能够显著改善EGFR突变三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的PFS,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已刊登了LAURA研究第一阶段成果的文章。LAURA研究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长都是空前的,在临床研究者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能够用可靠的数据指导此类患者的精准治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胸部肿瘤科主任董晓荣向媒体介绍:“研究过程最大的困难之一是合适的患者非常难找,因为以前这部分病人不做基因检测,直接进行放化疗,导致寻找精确靶点很困难。此项研究成果最终顺利发表,也标志着三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模式的成功。未来,针对三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应根据有无基因突变和基因突变类型进行精准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多的线索。”

    放化疗后,可使用靶向治疗

    LAURA研究不仅带来了非常令人鼓舞的疗效数据和临床获益,研究成果的发表也意味着将变革临床治疗格局。

    精准治疗,检测先行。随着靶向治疗的入局,三期不可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必要进行EGFR突变检测。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陆舜教授表示:“LAURA研究证实了在放化疗后,使用靶向治疗能够显著改善EGFR突变的三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这对患者来说是绝对的利好消息;另一方面,LAURA研究也让我们看到中国专家在肺癌治疗领域的不断探索,特别是在EGFR领域,中国的研究者们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未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专家的力量将继续在这一领域引领创新,推动全球肺癌治疗的发展。”

    文|记者张华

    图|视觉中国广州市云学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